|
本帖最后由 鳗鱼 于 2017-7-3 00:43 编辑
《花房姑娘》
正如歌词中所写“你问我要去向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
带着心爱的人,过着“在路上”的生活。
每当某个银行的优惠活动结束时,或者政策调整后,总有卡友会发出
“X行A卡留着还有何用?”、“X行B卡可以销了!”
确实如此,信用卡也是银行的产品,产品也有生命周期。
时间一到,新老更替。“铁打营盘流水的兵”
老兵有转业的一天,信用卡也有权益终止的时刻。
但是是什么让我们卡友在X行A卡、B卡的羊毛、优惠都没了之后,
依然留着“火种”呢?
是怀着下次“活动的预期”还是什么?
可能是故事,可能是情怀。
“故事”、“情怀”值多少钱?能不能一次变现?
在讲究效率的今天,少有人愿意“延迟满足”?
大家都追求“超前消费”。
如果在自己独处的时候可以回忆一张张卡片,还能想起卡片的故事......
第一次在银行柜台填写《申请表》的情景
经理耐心的指导如何填写
拿到银行卡后第一次“首刷成功”
第一次使用分期付款买了个“大件”
把最喜欢的照片上传到银行网站DIY自己的银行卡
给LD一个“惊喜”然后自己慢慢“喝凉水吃面包”
在银行排队享受“插队”待遇
坐专车然后不用“给钱”
直到认识了“二师兄”,画风变了
在电脑前看着已经到X点59分了,准备接受短信验证码
卡片的背后其实也是有故事,有情怀的。
追随二师兄来到这里,不为别的。(为了羊毛)
记得在很久远的一个帖子里,二师兄说发现了一个路子后,
分享后的喜悦大于自己薅羊毛,但是二师兄“点到为止”不想断了别人的财路。
就凭这点就足够了。
现在我们已经不能再要求一个陌生人“毫无保留”的袒露心扉了,
能够脱掉军大衣,就已经很够意思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老朋友见面,还没等开口,
一见面就已经激动到“情非得已”
......
时代变化的太快了,实体信用卡使用的机会在减少。
数字化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有弊端。
一旦中了“勒索病毒”,硬盘里的数码照片就不能恢复了。
所以留着卡片,我们还有机会去回忆卡片的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