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
- 注册时间
- 2014-6-9
- 帖子
- 2
- 经验值
- 50
- 精华
普卡I级

- 经验值
- 50
- 主题
- 2
- 帖子
- 2
- 信用币
- 40
- 注册时间
- 2014-6-9
展开全部枚勋章
|
为什么P2P在中国这么红?P2P最先在西方出现,但知名平台屈指可数,反而进入中国后声势如日中天,发展极为迅猛(比如湖北一家平台一起好 yiqihao . com),用“百家争雄”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甚至让银行产生了危机感。是如有些专业人士认为的,这是投机取巧的产物,还是真的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认清我国传统金融的面目。长久以来,银行在金融市场占绝着绝对优势地位,沉浸在自我麻醉、优越感十足的氛围中不能自拔,感觉自己就像是高高在上的救世主,俯视着大众苍生挣扎求助的百态,由此导致它们慢慢失去了改革的动力。当P2P崛起之后,传统金融视之为“掠食者”,首先想到的不是分析总结自身的不足,积极思考进步,而是归咎于对方不守规矩。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传统金融与P2P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
P2P为什么这么红?还是拜银行所赐,因为银行一直摆出高姿态,使众多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正好给P2P崛起留下了空间。市场是客观存在的,机会是公开的,能不能抓住这片市场却取决于主观。从资历和渊源上比较,P2P与银行享有的机会并不均等,而且银行也曾利用互联网开展业务,比如开设网上银行、开发电子交易系统等等,但思想不够开放,本质上还是那一套传统做法。而P2P对用户需求足够敏感,足够了解用户想法,所做的尝试抓住了用户的痛点,所以能够一击即中,获得大众认可和接受。
思维方式上的差别,带来了截然不同的结果。表面上看,P2P胜在“客户要什么就给什么”,但细细研究之后,就会发现P2P最成功的特质是能够引导用户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并适时推出相应的产品。比如,在P2P出现之前,虽然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低,但大众已经习以为常,明知道银行贷款艰难,有贷款需求时第一想到的依然是银行,所有想法都围绕着银行在转。P2P的出现让大众的思维活跃了起来,唤醒了他们享受更便捷的投贷款方式、更优质服务的欲望。用户体验不可逆,大众一旦尝试过更好的体验,对传统金融服务便更难忍受,长期以来的金融压抑将大众推向了P2P。
传统金融服务的缺失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在更具用户体验优势的P2P面前,没有理由依然保持绝对优势地位,P2P的火爆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值得传统金融机构去学习甚至模仿。
|
|